我县地处塞外高原、雁门关外,是晋蒙农牧交错区。这里既有内蒙地域宽阔、水清草茂的特点,又有山西地肥水美、粮草充足的优势,自然资源丰富,宜农宜牧,养羊条件得天独厚,农民养羊的习惯由来已久。据《怀仁县志》记载:本县境内有人类活动的遗迹可追溯到距今近万年的新石器时期,当时人们就择水而居,进行牧羊狩猎,至民国二十二年(1933年),全县有羊19821只。
新成立以后,随着农村管理体制和党对农村政策的相应变化,养羊业也成波浪型曲线发展,2009年到2013年为鼎盛时期。(全县2009至2013年养羊情况)纵观其60多年的发展历程,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:
阶段: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初期。这段时期,农民养羊数量很少,基本为自养自食,极少作为商品出售。初始发展阶段:大体从50年代到80年代初,约30年。统计资料显示:1949年,全县养羊29267只,1959年增至44425只,农村户均1.6只,1973年增至58317只。
解放前农户自家养的羊不多,解放后按照当时政策,多数归农业合作社集体所有(当时叫作入社),养羊多的农户只允许留一两只作为自留羊由农户自养。生产队的羊以群放养,每个村多2—3群,也就是200只左右。农户的自留母羊,以队归群放养,羔羊(引羊)留在家里自养,草料自己解决,年底宰杀自家食用。文化大革命期间,不允许农户个人养羊,自留羊作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,凡是农户个人所养的羊,全部归集体所有,如果谁家偷养,一经发现,羊归公,本人按走资本主义道路被批斗。
允许农户个人养羊时期放羊的人(羊倌夫),除挣队里的工分外,养羊户另按自家放牧羊的多少帮工派饭。每群羊由两个人负责放牧,一个大倌夫,一个打拌子的。(以大倌夫为主,打拌子的为辅)早出晚归,中午不回。
养羊的主要用途是:食其肉、用其皮毛、使其粪便。
(1)大集体时期,每逢中秋节,生产队为了改善社员生活,都要挑选几只膘肥体壮的羔羊宰杀。每年冬季小雪前后,生产队要对羊群进行选优淘劣,把那些淘汰羊宰杀后,将肉分给一家一户。每年就此两次,每次每人分肉三、四两,一户二、三斤,头蹄下水处理办法各异,皮毛所卖收入归生产队集体所有。杀羊的工具和方法都很简单,一张桌子、一把刀,一根绳子、一个盆,一个三角架、一个肉钩子,一根捅杖,屠夫多为本村的羊倌夫。
(2)农户自养的引羊,一般为头年生,次年冬天宰杀。(俗称二岁羔羊,当地有大雪杀猪,小雪宰羊的习俗)存储羊肉的办法多种多样,有的挂在闲房的梁上,俗称风干羊肉,也就是脱水存储;有的放在瓮里,同时在瓮里放上适量的冰块,然后封好瓮口放在凉房里,俗称冰窝羊肉;也有的把肉放在背阴处用铁锅扣住,然后在锅的上面放些柴草等。头蹄经过脱毛处理干净后,装在羊肚里和肉一起存储。羊血、羊肠等下水做成羊杂送邻居及亲朋。
(3)羊皮、羊毛、羊骨用途广泛。
羊皮:可缝制成皮袄、皮裤、皮坎肩,皮帽子、皮手套、毛耳沿、毛领子等,其中皮袄为适用,有民谚为证:白天穿,晚上盖,天阴下雨毛向外,雁北三大宝:山药、莜面、大皮袄。
羊毛:可制作毛毡、毡帽、毡鞋、毛刷、毛笔等,加工成毛线后,可织羊毛衫、毛衣、毛裤、毛背心,毛手套、羊毛坐垫等。
羊骨:腿骨可制作羊枪(抽水烟用)、扒吊(农妇打绳子用)。
另外,在当地的文体活动中,有很多项目都涉及到了羊,比如:踢羊毛健子(俗称踢毛)、点羊粪窝、狼吃羊、抓籽、羊皮鼓、羊皮壳二胡等。
(4)五十年代没有化肥,种地全靠畜粪。羊粪含钾高,施于瓜类、蔬菜种植效果。羊粪不仅有利于土壤的改良,而且肥效比其它畜粪持久,当地有一茬羊粪长三年之说,是受农民喜爱的有机肥料。
第二阶段:从1982年到1997年为自发性小商品生产阶段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,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,不少剩余劳力在选择外出打工的同时,很多有见识的农民瞅准了当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养羊条件,选择了离土不离乡,就地养羊走富路的行业当中,在养羊数量连年增加的基础上,农民养羊的观念也在逐步改变。养羊不只是为了改善生活,开始逐步转向了商品生产的轨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养羊、杀羊、卖肉的队伍中来,先是杀自己养的羊,后来是收本村的羊杀,逐步发展到收外地的羊,贩羊的工具也越来越先进,初赶着本村的羊,后来自行带外村的羊,路途远了以后又改为摩托车驼羊。收羊的信号也在不断的变化,自行车时代进村就喊叫,摩托车驼羊,只要把消声器卸掉,车一进村走上一趟就知道收羊的来了,卸掉消声器一来为声音大,二来为了劲气大,为驼羊。和羊车比多驼一倍。当时收羊远处到了繁峙,神池等县。处收回的羊上午收回下午杀,近处收回的羊当天就杀了。羊肉当天就销往县城和一些大的饭店。那个时候周围方圆几百里有名的贩羊、杀羊村是南小寨村和下海子村。下海子村不仅是贩羊、杀羊,而是还大量的养羊。靠着桑干河丰茂的粮草,全村个人,每年养羊只,人均只。
1996年,全村从事贩羊、杀羊的人超过个。
收皮子,庭院为主,一家一户为主,实现街巷屠宰,各种这个期间养羊主要以庭院为主,自行杀羊为主,宰杀多数在院内和街巷内进行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,养羊的数量逐年增加。特别是近年来,由于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,资金投入逐年增加,科技手段不断提高,养羊的数量、规模、效益成倍增长,跨越发展。其发展成就
农民开始用自行车、摩托车贩羊拉羊、卖肉,开始有生熟肉铺。
第三阶段:从1998年到2008年共十年,为商品生产重点发展阶段,农民开始用三轮车、农用车从外地贩羊、拉羊、杀羊、卖肉,羊肉走出怀仁,进入大同、北京等城市。
第四阶段:从2009年到2013年,五年时间为大规模、现代化养殖阶段,属商品生产辉煌发展阶段。新一届县委、县政府把羊作为强县富民的重要产业来抓,养羊数量成倍增长。2009年达到44万只,2012年达到230万只,产品远销20多个省市。2009年达到44万只,2012年达到230万只,产品远销20多个省市。?肉走出怀仁,进入大同、北京等城市。
第四阶段:从2009年到2013年,五年时间为大规模、现代化养殖阶段,属商品生产辉煌发展阶段。新一届县委、县政府把羊作为强县富民的重要产业来抓,养羊数量成倍增长。2009年达到44万只,2012年达到230万只,产品远销20多个省市。
抓住商机 立刻联系
马上留言 共同发展
温馨提醒: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,倡导诚信合作、互惠共赢!为了保证您的利益,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,认真考察该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,以免造成损失。